腾冲明光镇:火红辣椒红火日子 务工车间点亮家门口幸福

2025-10-17 作者:张闫 杨昆 吴金赞 | 点击数量:13051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云南腾冲市明光镇顺龙村、松园村、东营村的辣椒加工车间里,早已响起阵阵机器轰鸣。一缕缕浓郁椒香随热气蒸腾弥漫,工人们手法娴熟地将鲜红饱满的工业辣椒推进烘干线——这些挂满枝头的“红果果”,正悄然蜕变为群众家门口增收致富的“幸福椒”。1.jpg

产业要做大,服务需先行。“明光镇始终把农户需求放在首位,一方面积极对接市农业农村局,邀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另一方面主动联系优质种源企业,为农户争取低价良种,真正实现‘种植有指导、源头有保障’。”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安周介绍道。近年来,明光镇以辣椒特色产业为核心抓手,创新探索“企业+村级合作社+小型加工车间+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整合村内闲置厂房、集体用地等资产,以场地租赁形式引进小型加工企业,打造出一批“步行可达、家门口就业”的务工车间。截至目前,全镇已推动建成3个辣椒烘烤厂,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条,更初步形成“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闭环,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2.jpg

“2025年,明光镇辣椒种植面积已达5700亩,其中中塘村1230亩、东营村1100亩,预计鲜椒总产量约5700吨,亩均产量稳定在1吨,产值预计突破3700万元。”镇分管负责人秦兴赞给出的一组数据,清晰展现出产业的蓬勃势头,“对比2022年不足1000亩的种植规模,短短几年间,辣椒产业已实现从‘零星分散’到‘规模化、规范化’的跨越式发展。”3.jpg

产业发展的红利,正实实在在惠及每一位农户。“以前种玉米、土豆,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哪想得到不起眼的辣椒还能成‘金疙瘩’!”顺龙村村民李生民笑着算起收入账,如今他不仅自家种了15亩辣椒,还兼职参与辣椒收购,一份土地两份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像李生民这样实现“种植+务工”双增收的农户,在明光镇已屡见不鲜。4.jpg

“新鲜工业辣椒到干辣椒的转化比例大概是7.5:1,我们东营村的加工车间目前一天能收20吨左右鲜辣椒,烘干后能出两吨多干辣椒。”腾冲花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申怀礼指着运转的烘干设备介绍,“干辣椒按辣度分级定价,最高能卖到58元一公斤。家门口建车间,原料不用长途运输,工人都是附近村民,企业成本降了,农户收入高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双赢。”5.jpg

这些辣椒加工车间还暗藏“灵活经营”的巧思:非采收季节,车间可改造用于养牛、存储农产品等多元经营;辣椒季一到,立即切换为烘烤加工模式,让闲置资产“活”起来,全年利用率大幅提升。而烘干后的辣椒产品,主要销往晨光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订单农业模式——农户可自主选择销售对象,企业也能保障优质货源,真正实现“种得好、收得畅、卖得值”。

据统计,顺龙村辣椒厂2024年共加工鲜椒1400余吨,产出干椒200余吨,实现总收入1100余万元,带动当地农户务工收入12万余元;东营村辣椒厂在3个月的采摘加工期内,为村民带来8万余元务工收入;松园村辣椒厂月均用工120人次,4个月加工期内收购鲜椒1600余吨,产出干椒200余吨,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6.jpg

“火红的辣椒,映照着红火的日子。”明光镇党委书记杨国锁表示,下一步,全镇将进一步深化“以辣椒为媒”的产业思路,持续优化“招小商、轻投入、盘闲置、促共赢”模式,让小辣椒撬动大产业,用一串串红彤彤的辣椒“烤”出一条充满温度、连接民心的共同富裕之路。


编辑:赵德兴
来源:本网
热门推荐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

10月22日,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

永仁县中和镇居住着汉、彝、傣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7

9月17日,记者从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教育处获悉,截至2

热门视频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