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原到高峰 云南喜获三项“群星奖”实现新突破

2025-11-04 作者: | 点击数量:10568

11月4日,“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暨第二十届群星奖颁奖活动在重庆群星剧院举行。活动正式揭晓本届群星奖所有门类终评结果。云南省在这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全国性文艺竞技中喜获三项大奖,在群星璀璨的舞台,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图片1.png      百里挑一 云南群文创作异军突起

本届群星奖,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的五部作品入围全国决赛,分别为器乐合奏《响到一起来》、群舞《云上梯田》、布依八音《回家》、广场舞《弹起弦子跳脚来》以及群众合唱《丰收乐作》,涵盖音乐、舞蹈、曲艺、广场舞等多个门类。最终,《弹起弦子跳脚来》《云上梯田》《回家》分别荣获广场舞、舞蹈和曲艺类大奖。这是云南省参加群星奖以来获奖数量最多的一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云南群众文艺创作实力已跻身全国前列。图片2.png      作为中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最高政府奖,群星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本届大赛共有1996个演出单位的5039个作品(团队)、29.5万群众文艺工作者参评。经过初选、复评及终评,最终选出60个获奖作品(团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淘汰率高达98.8%。在这场近乎“百里挑一”的竞争中,云南的脱颖而出尤为珍贵,充分彰显了云南群众文化整体创作实力的显著跃升。

于沃土中生长 在淬炼中成金

这份成绩的珍贵,不仅在于奖杯的重量,更在于作品背后承载的深厚土地记忆与鲜明时代气息。它们在云南丰饶的民族文化沃土中自然生长,融合非遗智慧与时代叙事,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

楚雄州的《弹起弦子跳脚来》根植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左脚舞”,将古老欢腾的“咕遮”场面,转化为引发当代观众共鸣的集体舞步。红河州的《云上梯田》则将哈尼族千年农耕文明的史诗,凝练于春播、秋收与对歌的舞姿之中,让人类的劳作与自然的壮美在舞台上和谐共鸣,使舞蹈成为地域文化的活态传承。图片3.png      曲靖的《回家》以布依族天籁“八音坐唱”为韵脚,吟诵出一个关于生态文明的时代故事,让古老非遗成为传递“绿水青山”理念的生动载体。云南素有“歌舞之乡”美誉,而曲艺向来被认为是北方的强项。《回家》凭借“小题大做”的叙事力量,以举重若轻、妙趣横生的表演,赢得满堂笑声与喝彩。它的获奖是云南参加群星奖的一大惊喜与突破,显示出云南群文创作蕴藏着更广阔的空间与可能。

从深耕到薄发 一条系统性的文化路径

云南在“群星奖”上的卓越表现,并非偶然,背后是一条清晰而坚定的文化建设路径。

方向引领,政策保障有力。云南省委、省政府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续加大对群众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通过出台专项政策、设立引导资金、完善激励机制,为基层文艺创作营造了良好环境,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创作热情。

品牌引领,激发创作活力。省级品牌“彩云奖”的持续深耕与机制创新,为此次“群星奖”的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云南群众文艺创作的权威平台和孵化器,“彩云奖”有效激发了基层的创作激情,通过定期举办评选、展演和交流活动,不仅为全省群文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建立了一套从作品挖掘、精心打磨到重点推介的完整培育链条。在此机制下,一大批植根云南深厚民族文化土壤、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得以涌现并历经锤炼。本届“群星奖”的获奖作品,正是从“彩云奖”的舞台上脱颖而出,经过反复修改与提升,最终走向全国最高领奖台的典范。图片4.png      创作扎根,始终深植泥土。获奖作品无一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典范。《云上梯田》由红河州文化馆联合基层文艺骨干,在梯田边采风,在村寨中排练,历时两年精雕细琢而成;《回家》的创作团队多次深入罗平鲁布革的布依山寨,从真实的生活与质朴情感中汲取不竭灵感。

人才筑基,支撑文艺“大厦”。通过“文润乡土·三进三传”等系统性工程,云南已培养基层文化骨干数千名,覆盖创作、传承、组织等多个领域。同时,“艺术名家工作室”等机制,以专业视野和精湛技艺,引领基层创作从“原生态”向“精品化”稳步提升。

传播赋能,焕发文化生命力。以省级品牌“彩云奖”为引擎,联动“夜间民族特色广场舞”“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等系列活动,云南搭建起一个“永不落幕”的群众文艺展演矩阵。据统计,全省每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超三千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次突破五千万。这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审美土壤的改良。

更为深远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引导下,云南正积极探索群众文艺反哺社会、赋能发展的创新机制。“遇见云南”夜间广场舞活动覆盖全省129个县区,年度展演超六千场;群众文艺展演与非遗购物节、夜间经济等业态深度融合,打造出“主客共享、文旅融合”的生动场景。图片5.png      当千年的左脚舞步跳进时代的脉动,当哈尼梯田的稻浪化为动人的舞姿,当布依八音唱响生态故事……这些散落于田埂巷陌的璞玉被精心采撷、打磨,回响在火塘节庆旁的乡音被郑重托举、放大。深植于云南民间的艺术火种,正汇聚成一片璀璨夺目的星河,照亮全国观众的视野。图片6.png      “群星奖”的历史性突破,正是云南文化强省建设进程中的生动注脚,展现了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清晰路径。站在新的起点,云南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巩固并拓展这条从基层沃土到国家级舞台的良性通道,让更多的文化种子破土而生,让更多的艺术繁星点亮夜空,谱写新时代云南文化强省的崭新篇章。

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中国石榴红在线
来源:本网
热门推荐

11月1日,第四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在呼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

10月22日,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

永仁县中和镇居住着汉、彝、傣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7

热门视频
热门图片